您好,欢迎进入上海卓皋新材料有限公司网站!
网站首页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首页
公司简介
公司新闻
产品中心
技术文章
资料下载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产品中心
光电材料及中间体
光电材料中间体
MOFs/COFs单体
氨基单体
三蝶烯
配位化合物
苯乙炔单体
苯基卟啉
联吡啶衍生物
四苯甲烷
金刚烷单体
苯乙烯衍生物
MOFs单体
COFs单体
定制合成服务
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
有机硅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文章
>总结咪唑衍生物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
技术文章
总结咪唑衍生物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
发布日期:2021-11-24 浏览次数:702
咪唑衍生物
指一种简单化合物中的氢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衍生的较复杂的产物。如:卤代烃,醇,醛,羧酸可看成是烃的衍生物,因为它们是烃的氢原子被取代为卤素、羟基、氧等的产物。
咪唑衍生物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
1.抗菌
Zhao等人合成了一系列的联苯咪唑衍生物,并评估了其对五种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大部分联苯咪唑衍生物表现出良好的抗真菌活性,MIC值介于0.03125-2μg/mL之间。其中,化合物1a对念珠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其MIC值优于某些上市抗菌药物。此外,化合物1a和1b对A549细胞(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和U87细胞(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IC50≥50μM)。而SAR研究表明,在咪唑联苯的邻位和间位上存在吸电子基团(例如F、Cl或CN)取代时,先导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显著增强。
2.抗寄生虫
为探索咪唑衍生物对不同寄生虫的抑制活性,Saccoliti等人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咪唑-吡咯衍生物。研究表明,化合物2a能较好地抑制克氏锥虫(T.cruzi)的增殖活性(IC50=2 nM),其IC50值远低于对照药物组(IC50=1.65μM),且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SI=85-2615)。靶标基础研究表明2a对酶CYP51的结合亲和力较高(<25 nM)。体内研究表明,化合物2a在25 mg/kg时可抑制98.5%的寄生虫病,无任何急性毒性迹象。而化合物2b及2c能有效杀灭恶性疟原虫(IC50=0.13-0.14μM)。
3.抗病毒
Hu等人通过改变连接咪唑骨架脂肪链的长度,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衍生物(图3),并对其抗IHNV(传染性造血坏死病毒)活性进行了筛选。体外测定结果表明,该系列衍生物中十二种化合物能明显抑制超过半数IHNV糖蛋白的产生,六种化合物在10μM时即可有效抑制IHNV糖蛋白产生。在这些活性化合物中,化合物3a能显著抑制IHNV活性(IC50=2.53μM,CC50=17.13μM)。细胞病变效应(CPE)分析表明,化合物3a对感染IHNV引起的细胞病变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在经化合物3a处理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PC)中观察到了其对IHNV的有效抑制,证实了化合物3a可抑制IHNV在EPC细胞中的复制。
4.抗糖尿病
Adib等人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四氢咔啉稠合的咪唑衍生物,并评估了其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良好的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74.0-298.3μM)。其中,化合物4a和4b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IC50值分别为74.0和81.0μM。而分子对接研究表明,化合物4a和4b可与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位点相结合。此外,SAR研究表明,在苯环对位上,相比于给电子基团,空间位阻较小的吸电子基团(例如卤素)取代能产生更好的抑制效果。
5.抗炎
Dianat等人基于2-氯喹啉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带有大位阻烷基胺侧链的咪唑衍生物。体外15-LOX(15-脂氧合酶蛋白)抑制研究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抑制效果(IC50<40μM)。与对照药物相比,化合物5b表现出更高的15-LOX抑制活性(IC50=11.5μM)。此外,化合物5b与15-LOX酶活性位点对接研究的结果表明,化合物5b结构中2-氯喹啉部分的苯环与15-LOX活性位点的Fe3+离子之间存在阳离子-π相互作用,同时该结构中的叔丁基氨基还可与15-LOX疏水口袋的各种残基产生疏水性相互作用,促进了化合物5b与15-LOX的有效结合,进而抑制15-LOX的活性。
6.抗阿尔茨海默症
为了探究单或双取代的咪唑衍生物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ChE)的抑制活性,Kuzu等人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图6)。结果表明,这类咪唑衍生物均可对AChE(IC50=17.3-120.9 nM)和BChE(IC50=27.02-151.2 nM)产生抑制作用,其药效可达标准药物的20-40倍。其中,化合物6a(α-萘基取代)对两种酯酶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17.3和27.02 nM。3,4-二甲氧基苯取代的6b和2-芘基取代的6c具有显著的AChE和BChE抑制活性,对于AChE,IC50值分别为17.3和17.32 nM;而对于BChE而言,其IC50值则分别为41.67和64.28 nM。SAR研究表明,取代基的性质及其在芳环上的相对位置是生物学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分子对接研究显示,基于AChE重要活性位点的各种氨基酸残基与药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与之产生特异性结合。
上一篇:
了解一下羧酸单体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是什么
下一篇:
氨基单体还想了解哪些内容
返回
联系方式
吴静
13761515869;QQ: 2032877168
在线客服
用心服务 成就你我